气候变化导致水温异常、极端天气频发,对水产养殖造成显著影响。水温升高可能导致鱼类代谢加快、缺氧风险增加,部分冷水性鱼类生长受限;暴雨、洪涝等极端天气易引发养殖水...
2025-08-12 17℃
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的基础,优质苗种能显著提升养殖产量和品质。苗种培育需建立完善的繁育体系,从亲本选择、人工繁殖到苗种培育各环节严格把控。亲本应选择生长速度快、抗...
2025-08-12 17℃
藻类养殖不仅能提供丰富的食材和工业原料,还在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。常见养殖藻类包括海带、紫菜、裙带菜等大型藻类,以及螺旋藻、小球藻等微藻,不同藻类对生长环境要...
2025-08-12 15℃
鲟鱼作为珍稀冷水性鱼类,其养殖需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。养殖场地宜选择水质清新、水温稳定的山区溪流或水库下游,水温控制在 15-22℃,溶氧量保持较高水平,避免工业污...
2025-08-12 16℃
水产加工产业升级需突破初级加工为主、附加值低的瓶颈,构建 “养殖 — 加工 — 流通 — 服务” 全链条增值体系。精深加工环节可开发三大系列产...
2025-08-12 17℃
小龙虾养殖成功的核心在于把握春繁、夏长、秋育、冬养四个周期节点,实现错峰上市与产量提升。春季繁殖期管理重点是亲虾培育,选择适宜规格、附肢完整的越冬亲虾,投放前消...
2025-08-12 18℃
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需遵循分类处理、循环利用、达标排放原则,根据养殖规模和类型选择适宜技术。规模化养殖场推荐三级沉淀 + 生物净化 + 生态湿地组合工艺,处理流程需满足最...
2025-08-12 12℃
鳗鱼养殖作为高附加值产业,经济效益受苗种、饲料、市场等因素影响,需精细化成本管控。苗种成本占总投入比例较大,不同品种鳗苗价格差异明显,对应的成鱼售价也有差距,养...
2025-08-12 13℃
智能化设备正推动水产养殖从经验养殖 向 数据养殖转变,其应用覆盖养殖全流程,显著提升生产效率。水质监测系统是基础配置,由传感器、数据传输模块和终端平台组成,可实时...
2025-08-12 12℃
水产饲料的科学配比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健康,需结合品种特性、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灵活调整。蛋白质作为核心营养成分,其来源与比例需精心搭配。鱼苗阶段对蛋白质需求...
2025-08-12 16℃
贝类(如扇贝、牡蛎、文蛤)养殖对环境要求苛刻,适宜盐度范围 25-32‰,水温 10-25℃,pH 值 8.0-8.5。选择潮流畅通、水质清新、底质为沙泥质的海域或滩涂。...
2025-08-12 18℃
甲鱼温室养殖可实现全年生产,缩短养殖周期。温室需具备温控、增氧、排污功能,温度保持 28-30℃,空气相对湿度 70%-80%。养殖池为水泥池,面积 10-20 平方米,水深 0.5-0....
2025-08-12 13℃
近年来,国家加大对水产养殖的扶持力度,主要政策包括: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,对采用生态养殖模式的养殖户给予每亩 500-2000 元补贴。
设施渔业补贴覆...
2025-08-12 8℃
河蟹养殖需把握三壳、四壳关键脱壳期,这直接影响成活率和规格。3 月上旬(一壳期),水温升至 10℃以上,需投喂高蛋白饲料(粗蛋白 38% 以上),每亩泼洒生石灰 10 公斤补...
2025-08-12 4℃
循环水养殖系统(RAS)是水产养殖的高端模式,节水 90% 以上,可实现高密度养殖。系统由养殖池、沉淀池、过滤池、生物处理池、消毒池和增氧系统组成,各环节体积比例为 5:1...
2025-08-12 6℃
加州鲈作为近年来热门养殖品种,市场行情呈现冬春高、夏秋稳的特点。2024 年数据显示,1-3 月塘口价可达 28-32 元 / 斤,7-9 月稳定在 18-22 元 / 斤,养殖户可通过调整上市...
2025-08-12 4℃
水质是水产养殖的生命线,良好的水质能减少病害发生,提高养殖产量。水质管理需重点监控溶氧量、pH 值、氨氮、亚硝酸盐四大指标,溶氧量应保持 5-8mg/L,pH 值 7.5-8.5,氨...
2025-08-12 6℃
稻田养鱼是一种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,既能提高稻田收益,又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。选择水源充足、排灌方便的稻田,田埂加高至 50 厘米,夯实防漏,开挖田字形鱼...
2025-08-12 5℃
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能有效抵御外界环境变化,实现反季节上市。大棚建设需采用钢架结构,覆盖双层塑料膜,配备温控系统,保持水温 25-30℃。虾池面积以 1-2 亩为宜,水深 1....
2025-08-12 7℃
草鱼作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,其养殖效益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收入。高效养殖草鱼需把握三个核心环节:池塘准备、苗种选择与饲喂管理。
池塘需提前清淤消毒,每亩...
2025-08-12 8℃